avatar
文章
138
标签
89
分类
11

首页
视频
文章
  • 资源共享
  • 收藏集锦
  • 数据清洗
  • 实证分析
  • 数据相关
  • 经济学笔记
  • 发展经济学笔记
  • 可持续发展
  • 经济思考
  • 软件
标签
关于
FGZ的主页
搜索
首页
视频
文章
  • 资源共享
  • 收藏集锦
  • 数据清洗
  • 实证分析
  • 数据相关
  • 经济学笔记
  • 发展经济学笔记
  • 可持续发展
  • 经济思考
  • 软件
标签
关于

FGZ的主页

软件|macOS版Stata如何同时打开两个窗口
发表于2022-05-28|更新于2023-03-15|软件相关|Stata•软件相关•macOS
(原文链接) macOS版的Stata默认状态下只能打开一个窗口,如果Stata已经打开了一个dta数据,再打开下一个时,会在之前的窗口中替换掉原来的dta数据。 不过,macOS可以通过打开多个Stata窗口的方式来解决「不能同时打开多个dta文件」的问题。 打开【终端.app】:在聚焦搜索里直接搜“终端”或者“terminal”,就行 在【终端.app】里输入下面代码: 1open -n /Applications/Stata/StataSE.app 根据你安装的stata版本和安装路径修改,我同时安装了stata 17 MP 和stata 16 se,我就改为了 Stata 17 MP: 1open -n /Applications/Stata/StataMP.app Stata 16 SE: 1open -n /Applications/Stata 16/StataSE.app 这样就打开了两个窗口,就可以在另外一个窗口打开一个新文件了 怎么确定stata的安装路径? 打开 Finder ,应用程序,看自己的stata安装路径就行。
宏观|第9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发表于2022-05-28|更新于2023-03-18|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消费   宏观经济学中,消费是指一国居民对本国和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是总支出的最大组成部分。 (一)跨期消费决策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提出跨期消费决策模型,该模型划分了不同时期,说明消费者面临的约束条件及偏好,分析理性的消费者如何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作出选择。 1. 跨期预算约束与最优消费选择   费雪认为,人们在消费时会受到一些约束: 预算约束:人们可以为自己消费所支出的数额大小 跨期预算约束:人们可以为自己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所支付的数额大小。   假定消费者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青年时期,第二个时期是老年时期。   用 \(y_1\) 和 \(c_1\) 分别表示消费者在第一个时期的收入和消费,用 \(y_2\) 和 \(c_2\) 分别表示消费者在第二个时期的收入和消费。再假定消费者有机会进行借贷或储蓄,因此他在任何一个时期的消费都可以大于或小于那一时期的收入。   第一个时期的储蓄或借贷:\(s=y_1-c_1\)(\(s>0\) 表示储蓄,\(s<0\) 表示借贷)。   第二个时期的消费:\ ...
宏观|第8章:经济增长
发表于2022-05-25|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GDP 总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人均 GDP)。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若用 $ Y_t $ 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 Y_{t-1} $ 表示 $ t-1 $ 时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 \begin{align} g_Y=\frac {Y_t-Y_{t-1}} {Y_{t-1}} \end{align} \]   上式中,$ g_Y$ 为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若用 $ y_t $ 表示 \(t\) 时期的人均产量,$ y_{t-1} $ 表示 \(t-1\) 时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 \begin{align} g_y=\frac {y_t-y_{t-1}} {y_{t-1}} \end{align} \]   上式中,$ g_y $ 为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人均可以更好体现经济效率)。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 ...
宏观|第7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发表于2022-05-23|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汇率和对外贸易 (一)汇率 1. 含义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2. 标价方法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 2.1 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 \begin {align} e=\frac {本币数额} {1单位外币} \end {align} \]   用这种标价法: 汇率下降: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汇率上升: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2.2 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 \begin {align} e=\frac {外币数额} {1单位本币} \end {align} \]   用这种标价法: 汇率上升: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汇率下降: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采用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   在本章的论述中,用字 ...
宏观|第6章:宏观经济政策
发表于2022-05-22|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增进整体经济福利、改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对宏观经济领域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上述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就是说,要同时实现是有困难的。因此,如何确定重点政策目标和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协调各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特指劳动就业。由于劳动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难以衡量,故通常用充分就业来表示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况,即在经济学分析中,“充分就业”是指狭义的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联系:第5章-"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失业一般分为以下三 ...
宏观|第5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发表于2022-05-20|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联系:第一章-失业的衡量) 1. 失业的定义   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和失业者的总和就是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2. 失业率的测量   不同的国家,测量失业率的方法和口径有所差异。其中,我国一直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来测量。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   我国政府决定,从 2011 年(十二五期间)开始,我国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 (二)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 1. 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自然失业率: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稳定状态: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自然失业率是一个长期概念,只和劳动力市场本身的状况有关。(长期意 ...
经济思考|如何看待种粮亩均收益824元,为五年新高?
发表于2022-05-20|更新于2023-03-15|经济思考|经济思考•农业经济
(新闻链接、原文链接) 观点 我不相信这个数据。2021年种粮不亏损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亩均净收益达到800多元。 如果硬要说达到800多元/亩的净利润,可能性最大是统计局的数据排除了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 先看一下《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的数据吧,目前更新到2021年,也就是2020年的数据,2020年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的亩均产值才1166元,净利润只有47元,前几年甚至多年亏损。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再来看看2009~2014年的数据: 2011年以来,粮价几乎就没有涨过,一直是1~1.2元/斤,并且亩产也比较稳定,导致产值合计这一项一直比较稳定,大约是1000~1200元,并且在2014年以前还能做到亩均净利润是100元以上,2015年以后几乎是微利甚至亏损。 我不相信种植粮食作物一亩地净赚800多。种粮食的成本收益率如果真的这么高,大家为啥还要离开农村进城务工? 进一步分析: 为什么 2020 年种粮盈利了?因为 2020 年农产生产者品价格上涨幅度是2014年以来最高的。看2020年的总指数有115,意味着所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平均上 ...
宏观|第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 模型
发表于2022-05-19|更新于2023-09-08|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在上一章 \(IS-LM\) 模型的基础上,本章放开了“价格外生”的假设,由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一般均衡推导出总需求曲线,并基于劳动市场均衡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进一步讨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一般均衡。 一、总需求(AD) (一)总需求概述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总数量。   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即 \(Y=f(P)\)。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曲线可以从 \(IS-LM\) 模型中推导出来。 (二)总需求函数的推导   在三部门的经济中, 曲线的方程为: \[ \begin {align} ...
宏观|第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发表于2022-05-17|更新于2024-06-03|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上一章的分析是古典式的“两分法”,只涉及产品市场均衡,没有涉及货币市场。凯恩斯经济学的 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破古典式的“两分法”,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货币对经济非中性, 提倡将货币问题与实际经济活动结合起来。   本章的 \(IS-LM\) 模型,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放开了“利率外生(不变)”的假设,进一步讨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关系如下:产品市场总产出增加,货币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利率上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就是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是相互独立的,即货币对经济非中性。 一、投资的决定   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设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等只能视为资产权的转移。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一)实际利率与投资   在决定投资量的诸因素中,实际利率是首要因素。实际利率大致上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 ...
宏观|第2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发表于2022-05-15|更新于2023-07-01|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的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收入—支出模型。 一、均衡产出   社会产出水平究竟由社会总需求还是由社会总供给能力决定,这实际上是从凯恩斯开始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学的分水岭。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编者注:建议读者结合大萧条的背景来理解凯恩斯学说的理论体系),凯恩斯在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和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的理论。 (一)短期分析假设前提 1. 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能力的闲置   生产能力的闲置包括两层含义: 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失业; 厂房、机器等资本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存在着开工率不足。 2. 价格水平固定不变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内,价格机制是一种僵化的、不易变动的机制,即存在价格刚性。   价格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在劳动力市场,即使存在失业,工资也不会下降; 在产品市场,即使 ...
宏观|第1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发表于2022-05-14|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其他比较重要的指标还有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及贸易赤字的变动、利率等。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现代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于 1936 年出版后才正式形成的。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因此,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商品的价格和产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 ...
《宏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
发表于2022-05-14|更新于2023-03-15|经济学笔记|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经济学笔记
参考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章节内容对应: 充分就业(第5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稳定(第5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平衡(第7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第8章:经济增长) 目 录 第1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2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第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 模型 第5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6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7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8章:经济增长 第9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10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相关资源: 经济学笔记下载 《微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 《宏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
微观|消费理论与生产理论的对称性问题
发表于2022-05-12|更新于2023-03-15|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原文链接 消费理论与生产理论中有许多对称的概念: 目标: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函数形式:消费的效用函数中,自变量是各种商品的数量;生产函数中,自变量是各种要素的数量。 效用与利润的比较:边际效用 VS 边际报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VS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等效用线(无差异曲线) VS 等产量曲线 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体现为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边际替代率;生产者的技术水平(体现为要素的边际产出)决定边际技术替代率; 面临的约束:消费者面临收入约束(预算约束线),生产者面临成本约束(等成本曲线) 商品分类 / 要素投入决定的生产函数分类:完全替代品 VS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线性生产函数);完全互补品 VS 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最优选择问题: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VS 扩展线(扩大生产规模的最优路径) 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何其相似! 相关内容: 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4章:厂商理论—生产函数 微观经济学-第5章:厂商理论—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 经济学笔记下载
微观|成本理论中可变成本与固定成
发表于2022-05-12|更新于2023-03-15|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原文链接 经济学里的“可变成本”,是依产量而变化的成本,而“固定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然而,其实“固定成本”和产量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是一种范围的关系,例如富士康新投入一条产线,最多可以每月组装 10 万台 iPhone,如果本来就有 10 条一样的产线了,且都按照最大产量生产,不增加产线的产量就是 100 万台,加了就是最多 110 万台,这其实也和产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将此认为是“固定成本”。 在此基础上,就能发现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经济学如何区分短期和长期。 在短期,一些生产要素不能及时调整。以仅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为例,在短期企业可以迅速调整劳动力的配置,而资本投入包括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例如购买设备等固定投入),为简化分析,在成本理论中将短期内的资本投入认为是“固定投入”,而不考虑可变的资本投入。 这样假设的原因之一是,在短期的在工业生产中,一些资本投入具有“不可分性”,例如设备购置呈现阶梯状变化,而劳动的雇佣则相对灵活性更强,以富士康为例子就更好理解,富士康新开一条产线需要投入大量固定成本,而由于劳动力数量非常多,一个厂区的 ...
微观|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发表于2022-05-11|更新于2025-02-15|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不完全竞争 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 不完全信息   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二、不完全竞争 (一)垄断与低效率   如图所示,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存在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 \(q^*\) 的产量水平上达到。在 \(q^*\) 的产出水平上,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此时,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q^*\) 产量水平是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协商的结果。事实上,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q^*\)。   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只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 ...
微观|第10章:博弈论
发表于2022-05-10|更新于2023-03-15|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博弈论和策略行为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博弈的三个基本要素: 参与人 参与人的策略 参与人的支付   博弈的分类: 根据参与人的数量:二人博弈、多人博弈; 根据参与人拥有的策略的数量:有限博弈、无限博弈; 根据参与人的支付情况: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 根据参与人是否能够达成有效的协议: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 根据参与人是否了解有关博弈的所有信息: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根据参与人在策略的实施上是否具有“同时性”:静态博弈(或同时博弈)、动态博弈(或序贯博弈)。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 (一)支付矩阵   二人同时博弈可以用支付矩阵来描述和分析,如下表所示。 (二)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   把甲厂商在乙厂商选择策略条件下的最优策略称为甲厂商的条件策略;把与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相联系的策略组合称为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 (三)纳什均衡 1. 概念   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
微观|第9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发表于2022-05-08|更新于2023-03-15|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一般均衡论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2.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论所考察的问题是:在社会上各种产品的交易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最后各种自发的经济活动是否趋于供求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研究证明,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 (三)一般均衡的实现“试探过程”   关于论证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假设采用的是“试错法”,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二、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会如何”的问题,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 ...
微观|第8章: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
发表于2022-05-04|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补充: 消费者:产品市场-商品需求主体,要素市场-要素供给主体 厂商:产品市场-商品供给主体,要素市场-要素需求主体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引致需求与联合需求 1. 引致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生于对利润最大化的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受到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影响。   具体来看: 第一,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 第二,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第三,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还有个特点,就是所谓“共同性”,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 2. 联合需求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往往取决于多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二)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1. 厂商要素需求一般原则 1.1 主要假定   假定:每个厂商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 ...
微观|第7章:产品市场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
发表于2022-05-03|更新于2023-12-07|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垄断市场 (一)定义与形成的原因 1. 定义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 结构特征: 单个生产者: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无替代品: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不存在潜在竞争者: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可以决定价格:垄断地位的经济主体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它能够自行决定价格,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可以差别定价:垄断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在不同的销售条件下对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 3. 垄断形成的原因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供给; 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政府的特许; 自然垄断:某些产品或服务由单个企业大规模生产经营,比多个企业同时生产经营更有效率。 (二)均衡条件 1. 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叠,它们是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垄断厂商的销售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垄断厂商可以通过 ...
微观|第6章:产品市场理论—完全竞争市场
发表于2022-05-02|更新于2023-04-06|经济学笔记|高鸿业•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市场类型的划分   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   市场划分依据: 市场上厂商数量; 商场生产产品的差别程度; 单个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的难易程度。   四种市场的特征比较(传送门:"不同市场的比较"): 二、厂商的收益与利润 (一)厂商的收益   厂商的收益是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TR\)):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时获得的全部收入。\(TR(Q)=P \cdot Q\)   平均收益(\(AR\)):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AR(Q)=\frac {TR(Q)} Q\)   边际收益(\(MR\)):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MR(Q)=\frac {\Delta TR(Q)} {\Delta Q} = \frac {d TR(Q)} {dQ}\) (二)利润函数与利润最大化条件   利润函数:\(\pi (Q)=TR(Q)-TC(Q)\)   不论对哪种 ...
1…4567
avatar
FGZ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文章
138
标签
89
分类
11
关 注
最近更新
实证|工具变量法的原理、使用和检验
实证|工具变量法的原理、使用和检验2025-04-29
实证|变系数随机前沿分析的简明教程
实证|变系数随机前沿分析的简明教程2025-04-28
收藏|实证与文献的账号推荐
收藏|实证与文献的账号推荐2025-04-24
资源分享|经济学类书籍
资源分享|经济学类书籍2025-04-24
资源分享|发展经济学类书籍
资源分享|发展经济学类书籍2025-04-24
资源分享|农业经济类书籍
资源分享|农业经济类书籍2025-04-23
资源分享|计量经济学类书籍
资源分享|计量经济学类书籍2025-04-22
资源分享|年鉴、统计资料下载
资源分享|年鉴、统计资料下载2025-04-14
微观|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2025-02-15
实证|熵权法
实证|熵权法2025-01-04
分类
  • 发展经济学笔记16
  • 可持续发展1
  • 实证分析13
  • 收藏集锦16
  • 数据清洗24
  • 数据相关6
  • 经济学笔记25
  • 经济思考2
  • 视频合集19
  • 资源共享6
  • 软件相关9
标签
发展经济学 工具变量法 组合命令 CHARLS CFPS 软件相关 数据清洗 CLDS 调节效应 BiliBili macOS RD 显著性 统计年鉴 主成分分析 计量经济学 模型 机制分析 心得记录 个人网站 数据采集 遮掩效应 合成控制法 分位数回归 Stata 控制变量 熵权法 代码库 农业经济 SFA
归档
  • 20252
  • 20246
  • 202337
  • 202284
  • 20213
  • 20006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38
访客数 :
总访问量 :
©2021 - 2025 By FGZ
搜索
数据库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