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第6章:宏观经济政策
【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经济政策影响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增进整体经济福利、改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对宏观经济领域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
- 充分就业;
- 价格稳定;
-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上述四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也就是说,要同时实现是有困难的。因此,如何确定重点政策目标和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协调各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都已经被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的充分就业特指劳动就业。由于劳动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难以衡量,故通常用充分就业来表示经济资源被充分利用的状况,即在经济学分析中,“充分就业”是指狭义的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在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失业,是指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一种状态。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联系:第5章-“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失业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 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
- 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2. 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
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持续、稳定、长期的增长是经济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4. 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1.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
2.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
(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1. 财政收入
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包括财产税、所得税、流转税
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 公债的目的: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 公债的形式:通过公债在资金市场的流通影响货币供求。
2. 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它是政府的直接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实行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的积极财政政策。
1. 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 / 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上述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通常被看作是防止经济运行出现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运行,但其作用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使经济实现持续均衡增长。因此,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也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2.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又称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经济学家认为,运用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的原则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具体操作为:
在萧条时,政府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和减少税收(如减少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在经济过度繁荣时期,政府则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如减少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政府购买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和增加税收(如增加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该政策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到 20 世纪 60 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
3.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 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
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
- 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
- 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
- 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
- 挤出效应。
(三)财政思想的演变
- 年度平衡预算:以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为目标。
- 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收支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 功能财政思想: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四)赤字与公债
强调财政政策要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职能财政思想,必然导致赤字财政政策。当出现财政赤字后,各国一般采用发行公债的手段来弥补赤字。
- 功能财政思想导致了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积累,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两种。
- 政府借债分为向中央银行借债(增发货币)和向国内公众及外国举债。
- 公债的作用:不会直接引起通货膨胀;能够在短期内弥补财政赤字;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债务负担。
(五)财政政策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
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 $IS$ 曲线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从 $IS-LM$ 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1. 财政政策效果因 IS 曲线的斜率而异
如图所示,在 $LM$ 曲线不变时,$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 $IS$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 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平坦,则 $IS$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2.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支出降低的经济效应。
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3. 财政政策效果因 LM 曲线的斜率而异
如图所示,在 $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 $LM$ 曲线的斜率不同而不同。$LM$ 曲线的斜率越大,即 $LM$ 曲线越陡峭,则移动 $IS$ 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三、货币政策
(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商业银行则是以经营信贷业务获取利润的经济单位。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具有某些制度规定,准备金制度和贴现制度经常构成货币政策的制度基础。
(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
1. 仅存在法定准备率
活期存款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
其中,$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原始存款,$r_d$ 为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 $\frac 1 {r_d}$ 倍,为货币创造乘数。
2. 存在超额准备金
其中,$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原始存款,$r_d$ 为存款准备率,$r_e$ 为超额准备率。
当存在超额准备金时,货币创造乘数为:
3. 存在现金流出
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
其中,$r_d$ 为存款准备率,$r_e$ 为超额准备率,$r_c$ 为现金—存款比率。
4. 强力货币
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 $M=D+C_u$,同时,引入强力货币 $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三)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1. 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 经济萧条时,下调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
- 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上调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特点: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到中央银行借款。
2.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 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买进债券。一方面通过货币投放,扩大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导致债券需求增加,进而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
- 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特点:主动灵活;结果容易预测可控。
3. 法定准备金率
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比例。
- 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同时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进而刺激总需求。
- 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
特点:作用、效果非常猛烈。
法定准备金制度: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法定准备金制度的目的:
- 保证存款人及时、足额地提取所需现金;
- 规范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活动,防止它们不适当地扩张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风险;
- 通过对准备金率的调节,调节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准备金率,增加货币量,利率下降;
- 如提高准备金率,减少货币量,利率上升。
(四)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和泰勒规则
20 世纪 90 年代起,美联储货币政策理念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以调整实际利率为货币政策主要依据和中介目标。泰勒规则对推动这一调整有着重要影响。
经过实践研究,泰勒发现,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唯一能与物价和经济增长率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因此要使货币政策能真正调节物价(从而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从而就业和失业),货币当局就应把调节真实利率作为主要操作方式。
泰勒提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遵循以下规则:
上式中,$p$ 和 $p^ $ 是实际通胀率和目标通胀率,$u$ 和 $u^ $ 是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i$ 和 $i^* $ 是名义利率和名义目标利率,$a$ 和 $b$ 是正的系数,表示中央银行对通胀和失业的关心程度。
如果上述真实利率、经济增长率(从而就业率)和通胀率的关系遭到破坏,货币当局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 若通胀率高于目标值,即 $p>p^ $,中央银行就应将名义利率 i 设定为高于 $i^ $,以抑制通货膨胀;
- 若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即 $u>u^* $,中央银行就应降低名义利率,以降低失业率。
(五)货币政策效果的 IS-LM 图形分析
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则小。货币政策效果同样取决于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
1. IS 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如图所示,在 LM 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
- IS 曲线越平坦,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
- 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2. LM 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如图所示,当 IS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
- LM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 LM 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六)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 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考虑到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
-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 运行机制不同
财政政策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在经济衰退时,如果政府适当地增加支出,对整个经济的刺激作用会很快地显示出来;但政府增加支出后马上就会迫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直接产生负作用,即“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变动而对总产出产生影响。货币增加使得利率下降,这样就不会产生财政政策那样的负作用。因而,用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时会使整个经济环境改善,低利率和低汇率对投资和净出口都有利。
2. 执行渠道不同
财政政策由财政部来执行,而货币政策则由中央银行来执行。中央银行虽然也是一个中央政府的职能机构,但它在法律地位上和职能功能上与财政部有所不同,它不仅在人事订制上相对独立,而且由于它掌握有政府债券,还是政府的债权人。
3. 动用机制不同
通常由政府首脑任命执政党内的政治家担任财政部长,在由大选造成的政府周期性地更迭过程中,财政政策也就会随之大幅度地变动。另外,政治家为了当选不得不制定一些讨好选民的政策,而这类政策很可能是短视的且对经济运行不利的政策。因而,财政政策具有任意性和多变性,这些都是对经济运行不利的因素。
与财政政策相反,货币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则显示出更多的连续性。这主要是因为中央银行的行长通常都由职业文官担任,在不必担心选举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作为其政策制定的依据。在实践中,中央银行的行长继承人往往都是从现任副行长中选拔,这就更保证了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连续性。
4. 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决定因素不同
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大小。
货币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则取决于 IS 曲线的陡峭程度,IS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的效果越显著;反之则微弱。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会导致利率的上升,产生“挤出效应”。
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取这种组合,一方面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另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会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退。
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采用这种组合,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会引起利率的下降,投资增加。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这种组合,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遏制经济的衰退。
(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会引起总需求的增加,从而促使经济复苏、高涨。
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采用这种组合,一方面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
五、时间不一致性
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间不一致性。
时间不一致性也称为动态不一致性,指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决策者违背自己以前做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举例: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政策,公众相信了这种承诺从而同意不增加货币工资,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了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从而使政策前后不一致。
考虑到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固定政策规则优于斟酌处置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概念不仅使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转移到了积极干预政策是否有效的问题上,而且向人们揭示,建立对规则的信任比具体的规则本身更为重要。
六、关于总需求管理政策的争论
(一)要不要干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采用政策来稳定经济。但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是外生因素的干扰,社会经济本身会适应这些干扰,市场会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他们认为,政府干预政策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效,反而还能带来一些坏处。理由主要有:
- 政府预测能力有限。
- 政策的时滞。政策的时滞是指政策从认识到决策,再到实施和产生效果,要有一个时间过程。这种时滞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政策的时滞会影响经济政策效果。
- 公众对政策的反应。
但是,凯恩斯主义者则坚持稳定经济的政策是必要的、有效的。他们认为,经济在遭受来自需求或供给方的冲击后会衰退,工资和价格并不能迅速调整到市场出清状态,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此时,政府采取稳定的政策,即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就会较快恢复经济。可见,这样的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价格黏性-结合 AS 曲线的 3 种情形理解)
(二)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时,用发公债比增加税收来弥补赤字要好,增加税收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降低赤字财政政策的效果。
巴罗—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未来债务本息的现值等于现在的赤字额。按照分析,由于消费者具有前瞻性,减税并不会引起消费增加,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应付未来税收的增加。这时,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等于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并没有传统分析所预言的影响。
(三)按什么规则对经济进行干预
以货币政策为例,经济学家提出过如下几种不同的政策规则:
- 稳定比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的规则。这就是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的所谓“单一规则”。他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唯一最好的选择,此外就不要再作其他政策调节。
- 以名义 GDP 为目标变量的政策规则。根据此规则,中央银行宣布一个名义 GDP 的年增长率目标,若名义 GDP 上升到此目标以上,就降低货币增长以抑制总需求。若低于此目标,就提高货币增长率以刺激总需求。
- 以一定的名义通胀率为目标变量的政策规则。根据此规则,中央银行公开宣布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然后根据实际通胀率与此目标通胀率的偏离程度调整货币供给,即实际通胀率高于目标通胀率时就降低货币增长率以抑制总需求,反之则提高货币增长率以刺激总需求。
- 以一定的真实利率(“真实”的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变量的政策规则,即泰勒规则。泰勒认为,货币政策要能调节物价和经济增长,货币当局就应把调节真实的名义利率作为主要操作方式。若实际通胀率和失业率偏离目标值时,就应当调整名义利率,以抑制通胀或降低失业率。
七、供给管理的政策
(一)短期供给管理政策的含义
短期供给管理政策是指在短期内如何从供给方面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消除较大经济波动带来的失业和通胀。
(二)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
1. 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用来限制垄断企业和工会对物价和工资操纵的一种重要政策,即实行以管制工资—物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 工资—物价“指导”线,即由政府当局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要对企业和工会通过双方协商,自愿把工资和物价的增长率限制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以内;
- 对某种具体的较快上涨的工资或者物价形势,由政府进行“权威性”劝说或者施加压力来扭转局势;
- 实行工资—物价的硬性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施管制,甚至暂时加以冻结;
- 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者奖励的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如果工资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界限以下,则以减少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作为奖励;如果工资增长率超过政府规定的界限,则以增加所得税作为惩罚。
2. 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是用以改进劳动市场状况,消除劳动市场不完全性,以便克服失业和通货膨胀进退两难的困境的。
人力政策通常包括以下措施:
- 发展多吸收劳动力的服务部门;
- 由政府直接雇用私人企业不愿招雇的工人和非熟练工人,让他们从事社会有益事业,并使这些处境不利的工人通过有用经验的传授和劳动习惯的养成而能够干那些正规的永久性的工作;
- 加强劳动力的重新训练;
- 指导和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工作,以增加就业机会;
- 增大劳工在地区或者职业方面的流动性等。
(三)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供给学派提出的供给管理政策思想的核心是减税,特别是要降低高边际税率(增加的税收在增加的收入中的比例)。
供给学派认为,高边际税率是妨碍工作、储蓄、投资和创新积极性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罪魁祸首。降低了税收,就会提高资产报酬率,鼓励储蓄和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缓和通货膨胀,并导致消费、产出和就业增加。
在供给政策方面,除了减税政策这一主要思想以外,供给学派还提出以下一些主张:
- 减少政府开支,削减福利支出。
- 货币供给的稳定、适度和可测,使货币供应量增长和长期经济增长相适应。
-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充分发挥企业家积极性,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调节经济。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