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需要明确的是:计划经济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我国的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多数也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但市场经济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有计划并不冲突。

并且需要明确:有经济发展的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官僚机构(中性词,一般指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分配生产资源与商品,是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分类方式。而有经济发展的计划(例如“十四五规划”)是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官僚机构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经济起步阶段,经济部门较少,生产的复杂程度不高,可利用的生产要素与资源也不多,这被多数人视为贫穷,在这个阶段实施计划经济有助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域中,更有利于摆脱贫穷。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刚经历过战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甚至可以说许多工业生产甚至没有基础,且因为意识形态问题难以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国内优势资源,用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的发展,的确帮中国建立起来了一点工业基础,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些底子。(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工业剥削农业的问题,这是不平等问题,但不可否认国家整体的贫困与经济情况的确得到了好转)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发展,计划经济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生产要素配置与产品分配问题。(是的,计划经济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分配,还体现在生产要素的供给上)本质还是因为计划经济要依托于大量的信息才能做出足够合理的决策,然而生产的复杂性提升意味着官僚机构获取、处理生产要素需求信息的能力限制了经济发展,可以体现在“价格双轨制”导致的黑市。因此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加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经济,在分配制度合理的情况下,做大蛋糕是有利于降低贫困发生率的。

做个总结,用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只是手段问题(在有充分的决策信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甚至可能比市场经济更优,可以避免市场经济中的盲从与不理性,但现实是计划经济往往与现实经济发展需要脱节)。


相关链接:

周黎安|从“双重创造”到“双向塑造”——构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