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查与目录

笔记下载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市场失灵的原因:

  • 不完全竞争
  • 外部影响
  • 公共物品
  • 不完全信息

  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二、不完全竞争

(一)垄断与低效率

  如图所示,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状况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存在低效率。

垄断和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 $q^ $ 的产量水平上达到。在 $q^ $ 的产出水平上,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此时,不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q^ $ 产量水平是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协商的结果。事实上,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q^ $。

  实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只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则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不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而由于协议的各种困难,潜在的帕累托改进难以得到实现,于是整个经济便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均衡于低效率之中。

  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 $q^ $,价格应降到 $p^ $ 。当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厂商经济利润为 0, 消费者剩余为 $adP^ $,总的经济福利为 $adP^ $ ;当垄断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时,厂商经济利润为 $P_mP^cb$ ,消费者剩余为 $P_mbd$ ,总经济福利为 $P^dbc$ 。二者对比,垄断的总经济福利减少了图中小三角形 $abc$ ,称为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厂商利润最大化时必有价格大于边际成本,从而出现低效率。

(二)寻租理论

  从理论上分析,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垄断厂商总经济福利减少上图 $\Delta abc$ 的面积。但是,事实上,垄断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因为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享受垄断的好处,垄断厂商常常需要进行“寻租”活动。寻租是指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活动。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其中包括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以及直接经营),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策。

1.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如图所示,把价格定为 $P_c$,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厂商仍可以得到一部分经济利润;把价格定为 $P_z$(零经济利润价格),此时边际成本大于价格。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2. 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如图所示,在自然垄断,帕累托最优时,垄断厂商亏损,政府必须补贴。

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3. 反托拉斯法

  政府对垄断的更加强烈的反应是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

三、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的含义与分类

1. 外部影响的概念

  外部性/外部影响: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有害影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外部性的实质:一个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福利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外部性的后果:外部性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不一致,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 外部影响的分类

  外部影响可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
  •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

  具体来说,外部影响可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外部性分类

3. 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换句话说,即使假定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影响面前失去了作用。

  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种:

  • 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
  • 很难避免“免费乘车者”的现象。
  • 势力的不对称性。

  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而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导致偏离帕累托最优。

资源配置失当: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令 $V_p$、$V_s$ 和 $C_p$、$C_s$ 分别代表某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假定存在外部经济,即有:$V_p \lt V_s$,但又有 $V_p \lt C_p \lt V_s$,则此人显然不会进行该活动。这表明资源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V_s-V_p>C_p-V_p$,这一新不等式表明,社会上由此得到的好处 $V_s-V_p$ 大于私人从事这项活动的所受到的损失 $C_p-V_p$。可见,这个人如果从事这项活动的话,从社会上其他人所得到的好处中拿出来一部分来补偿进行活动的私人所受到的损失以后还有剩余,即可能使得其他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人状况变坏。这说明,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水平。

  相反,存在外部不经济时,有 $C_p \lt C_s$,再假定 $C_p \lt V_p \lt C_s$,则此人一定会进行这项活动,从上述两个不等式可以得到 $C_s-C_p>V_p-C_p$,这个不等式说明,进行这项活动,社会上其他人受到的损失大于此人得到的好处,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得不偿失,因此私人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了。

4. 纠正外部影响的政策

4.1 课税与补贴

  解决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征税或发放补贴的办法来解决。基本思想是: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4.1.1 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征税

  目的:使该企业实现:$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税额=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4.1.2 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予以补贴

  目的:使该企业实现:$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补贴额=社会利益-私人利益$

4.2 企业合并

  合并企业的目的在于使得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如果生产 $Y$ 的厂商对生产 $X$ 的厂商施加了外在性,那么这一现象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的原因是第二家厂商不考虑其行为对第一家厂商所产生的成本或收益,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将这两家企业合并在一起,合并后的企业会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将导致资源有效配置。

4.3 规定财产权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对能排他的公共财富或无主物赋予财产权,这样就能对享用者收取费用、对破坏者要求补偿,使得外部性削减,同时提高经济效率。

5. 科斯定理

5.1 科斯定理的含义

  科斯(Ronald Coase)最早在 1960 年论文《社会成本问题》(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中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

  内容: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说明:财产权无论是自有的,还是购买的,都构成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出售财产权,就可以获得收益;否则,就意味着遭受本可以出售获益的机会成本。

  结论: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干预,只要明确外部影响的所有权,同样可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5.2 例子

  工厂排放的烟尘使得居住于工厂附近的 5 户居民损失 375 元。假设存在着两种治理污染的办法:一是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其费用为 150 元;二是给每户居民提供一个烘干机,使它们不需要到外面去晒衣服,总成本为 250 元。

  如果工厂有权排放烟尘, 5 户居民可共同给工厂的烟囱义务安装一架除尘器,费用为 150 元。在居民具有不受污染之害的财产权的条件下,工厂会选择安装除尘器。

  按照科斯定理的含义,不论给予工厂以烟囱冒烟的权利,还是给予 5 户居民以晒衣服不受烟尘污染的权利(即财产所有权的分配),只要工厂与 5 户居民协商时其协商费用(即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市场机制(即自由进行交易)总是可以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即采用安装除尘器的办法)。

5.3 问题

  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 资产的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
  • 已经明确地财产权是否总是能够转让?
  • 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是否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分配产权可能会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不利于解决外部影响。

四、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不同类型的物品

  在考虑经济中的各种物品时,根据以下两个特点来对其进行分类:

  • 排他性(excludability),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使用该商品,其他人则不能。
  • 竞争性(rivalry in consumption), 如果某人已使用了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商品。

  四种物品:

  • 私人物品有排他性有竞争性
  • 公共物品无排他性无竞争性。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将公共物品定义为:增加一个人享用的成本很小或没有成本,而要排除任何人享用都要花费很大的成本。
  • 公共资源无排他性有竞争性
  •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无竞争性

(二)公共物品

1. 公共物品最优产量的确定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决定条件: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

  社会的边际利益等于所有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

  如果个人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垂直相加与生产它的边际成本相等,该公共物品就是有效提供的。

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在私人物品场合,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相等。在公 共物品场合,最优标准是每个消费者的边际利益之和与边际成本相等。

2. 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是难以确定的原因:

  • 单个消费者通常并不很清楚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价格,更不用说准确地陈述他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既然私人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无法确定,也就无法确定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更无法确定最优产量。
  • 即使单个消费者能够通过需求曲线描述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程度,他们也不会如实地说出来。公共物品的非竞用性使得每个消费者都想成为“免费乘车者”。既然得到的需求曲线是假的,以此得到的最优产量也是错误的。

  公共物品市场是非竞争的,在既定的产量上,消费者之间根本不存在私人物品市场上的那种竞争,每个消费者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都想成为“免费乘车者”,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结果,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私人不会生产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生产公共产品。消费者的支付不足以补偿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必然减少产量,甚至不生产。

3. 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因此,必须由政府来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政府在确定某公共物品是否值得生产以及应该生产多少时,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它的目标是估算该项目对于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社会的总成本和总收益。

4. 公共资源与市场失灵:公地的悲剧

  公共资源是指所有权是大家的、公共的、使用权、收益权归属却比较模糊的那类资源。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公共资源的竞争性很大。公共资源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会使得资源被过度消耗、破坏,即造成“公地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有一块适宜放养奶牛的乡村牧地,这块牧地由村民共同所有。购买一头奶牛的成本为常量 $c$,牧地的产出为 $y=f(x)$,净产出为 $f(x)-cx$。假定每头奶牛每天可产 1 公斤牛奶。如果使这块牧地的净产出达到最大,放养的奶牛数应达到什么水平?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这个结果?如果这个村子实行自由放牧,结果会怎样?

  解答:

  (1)净产出最大时放养奶牛的数量水平:

  设牛奶的需求函数为:$p = a -bx$。利润函数为:$\pi= px - cx =-bx^2+ (a-c)x$,由此可以解得公地的最优放牧量为:

  (2)实现最优放养数量的条件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可以实现最优放养数量的条件:

  • 该乡村做出集体决策来规定在公地上放牧的奶牛数量。任何个人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数量进行放牧;
  • 乡村的公地由某个个人所有。

  (3)如果这个村子实行自由放牧,会造成“公地的悲剧”。即实际的奶牛放牧量将会大大超过其最优的水平。结果,公地的草场将由于超载放牧而不断地被破坏,日益凋零和衰落下去。分析如下:

  用 $x_1$ 表示某个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 $x_2$ 表示其余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

  此时,牛奶的需求函数变为:$p = a -bx=a -b(x_1+x_2)$。用 $TR_P$ 和 $MR_P$ 表示典型村民的总私人利益和边际私人利益,则:

  由于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一样,即 $MC_p=MC_s=c$,故典型村民的私人利润最大化时,由 $MC_p=MR_p$ 可知:$a-b(x_1+x)=c$,令 $x_1=kx$,其中 $0\le k\le 1$,表示典型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 $x_1$ 在整个乡村奶牛总量 $x$ 的比例。

  当 $k \to 0$ 时,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所占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将 $x_1=kx$ 代入上式,即可解出实际放牧量为:

  比较 $x^=\frac {a-c} {2b}$ 与 $x’^=\frac {a-c} {(1+k)b}$,可得以下结论:

  • 当 $k=1$ 时,典型村民拥有全村的奶牛,此时 $x^=x’^ $。即当公共地完全为某个村民所有时,实际放牧量等于最优放牧量。
  • 当 $0 \lt k \lt 1$ 时,典型村民拥有部分奶牛时,此时 $x^ \lt x’^ $。当公共地不归任何人所有且不存在任何对放牧数量的限制时,实际放牧量就会超过最优放牧量。
  • 当 $k=0$ 时,典型村民拥有部分奶牛相对于全村的奶牛可以忽略不计时,此时 $2x^=x’^ $。在极端情况下,当所有的村民都如该典型村民一样、从而每个村民拥有的奶牛数量相对于全村的奶牛总量可以忽略不计时,实际放牧量就会大大超过最优放牧量,为后者的 2 倍。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边际私人利益和边际社会利益的差别造成了“公地的悲剧”:当个人决定增加奶牛数量时,他仅仅是把他个人所可能得到的边际私人收益与奶牛的边际私人成本相比较,而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所增加的奶牛数使得所有其他村民放牧奶牛的收益均下降。由于每个人都忽略个人行为的社会成本,结果就是公共地上奶牛放牧量增加的太多。

5.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注重研究那些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选择问题。

5.1 集体选择规则

  集体选择,就是所有的参加者依据一定的规则通过相互协商来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5.1.1 一致同意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加者都认可的情况下才能够实施。这里的“认可”意味着赞成或者至少不反对。在一致同意规则下,每一个参加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拥有否决权。

  优点:

  • 能够充分地保证每一个参加者的利益;
  • 可以避免发生“免费乘车”的行为;
  • 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则协议将是帕累托最优的。

  缺点:达成协议的成本常常太大,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根本就无法达成协议。

5.1.2 多数规则

  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中的多数认可才能够实施。这里的多数,可以是简单多数,即超过总数的一半,也可以是比例多数,如达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优点:成本较低,容易达成协议。

  缺点:

  • 忽略了少数派的利益,少数派被迫服从;
  • 可能出现“收买选票”的现象;
  • 最终的集体选择结果可能不是唯一的。
5.1.3 加权规则

  根据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对不同参加者的重要程度差异,给参加者的意愿“加权”,相对重要的,拥有的票数就多,否则就较少。然后,按实际得到的赞成票数(而非人数)的多少来决定集体行动方案。

5.1.4 否决规则

  首先让每个参加者提出自己认可的行动方案,汇总之后,再让每个成员从中否决掉自己所反对的那些方案。这样一来,最后剩下的没有被否决掉的方案就是所有成员都可以接受的集体选择结果了。如果有不止一个方案留了下来,就再借助于其他投票规则来进行选择。

  特点:经过筛选之后留下来的集体行动方案都将是帕累托最优的。

5.2 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对于按照何种规则进行集体选择,才能保证所得到的结果是最有效率的,公共选择理论中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理论模型:

5.2.1 成本模型

  按照该模型,任何一个集体选择规则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成本:决策成本和外在成本

  决策成本: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外在成本: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集体行动方案与某些参加者的意愿不一致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

  决策成本与外在成本之和为相互依赖成本。理性的经济人将按最低的相互依赖成本来决定集体选择的规则。

5.2.2 概率模型

  概率模型力图使集体决策的结果偏离个人意愿的可能性达到最小。最好的集体选择规则就是那种能使上述偏离可能性达到最小的规则。多数规则相对比较理想。

5.3 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政府官员制度是指那种由通过选举所产生的、被任命的以及经过考试而录用的政府官员来管理政治事务的制度。

  效率低的原因:缺乏竞争、机构庞大以及成本高昂。

  解决办法:政府官员制度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引入竞争机制。

  • 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
  • 由私人部门承包公共服务的供给;
  • 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
  • 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五、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一)含义与区分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上的某些参与者拥有,但另一些参与者不拥有的信息;或指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并不相同。

  两者区别:

  • 信息不完全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在决策时面临信息不充分的约束;
  •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于交易对象的信息掌握和了解程度不同;
  • 信息不对称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不完全。

(二)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引起的问题

1. 信息与商品市场——逆向选择

1.1 逆向选择概念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一般在商品市场上卖者关于产品的质量、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关于自身的情况等等都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在论文《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与市场机制》中提出旧车市场模型。

  逆向选择的过程:在价格 $p$ 给定后:

  均衡结果:最后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

  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1.2 例子

价格—质量曲线

  如上图所示,$qc$ 为价格—质量曲线,向上凸出,与横轴的交点大于零。每单位价格上的质量 $q/P$ 称为商品的“价值”,一开始时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上升到最高点 $P^* $ 之后,再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

  由此可得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当供给曲线为 $S_2$ 时,供求均衡价格 $P_2$ 不是最优的价格;当价格为 $P^* $ 时,产量为 $Q_d$,社会的边际收益大于社会的边际成本,消费者在产品质量上的信息不完全导致了生产过低的产量。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2. 信息与保险市场——道德风险

2.1 概念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又被称作隐藏行动问题, 是指交易双方在签订交易合约后,信息占优势的一方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而损坏另一方,同时也不承担后果的一种行为,即是市场的一方不能查知另一方的行动一种情形。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2.2 案例

  在信贷市场上, 一般来说,利率越高,银行进行放贷的供给数额也就越多,但这并不总是“铁律”。图描绘了两者之间一种 U 型关系,请说明其存在的原因。此外,当对信贷的需求为何种情况时,会出现“信贷配给”的现象,请试画图说明。

  解答

利率与贷款额的关系

  (1)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信贷市场上借款者拥有自己用贷风险程度和能否按期还贷的私人信息,借款者如果不对银行如实报告其贷款投资的情况,银行在面对按期还款不同的众多借款者时,难以从借款者过去的违约情况、资产状况和贷款用途的资料中,在事先就确定借款者的违约风险;贷款事后,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的用贷和还贷行为,借款者有可能采取风险行动,银行面临着违约的贷款风险。当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者的投资行为时,提高利率反而会使低风险者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行为),或者诱使借款者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

  这里的原因是: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息的借款者正是那些预期还款可能性低的借款者,结果,贷款利率的升高可能不能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从而银行会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者的贷款申请。因此,当利率达到一定高度时,银行信贷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信贷配给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利率的上升,贷款申请人的结构发生了逆向改变,低风险的企业退出市场,高风险的企业留在市场。二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从事低风险项目的企业,为了要偿还高额利率,也会转而从事更具风险的项目,从而增加违约风险。当银行通过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时,市场利率通常小于使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此时利率不再是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这是中央银行在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信息不完全和激励机制:委托—代理问题

3.1 信息与劳动市场

3.1.1 效率工资理论

  斯蒂格利茨与夏皮罗创立了被称之为效率工资的劳动市场模型,以期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解释非自愿失业。

  效率工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员工在组织中发挥出来的劳动力,总是比在劳动力市场上成交时的劳动力要少,因而需要监督,而监督是需要成本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雇主便把工资定在高于市场平均工资率的水平上,用这种高工资来刺激员工的工作效率。高于工作效率水平的工资,就称为效率工资。由于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较高的失业率,都会增加员工失业的机会成本,因而员工会自觉地积极工作以防失业。

3.1.2 偷懒模型

  如果厂商向工人提供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工人就可能因偷懒而被解雇,再次就业的工人会面临市场出清这样一个较低的工资。所有厂商都面临偷懒问题,这意味着所有厂商都提供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这就导致失业,这就是说,被一家企业解雇的工人将面临一段时间的失业,工人被解雇的成本越高,偷懒所冒的风险越大。为了避免失业,工人将会进行有效率的工作。所以,支付效率工资对企业是有利的。

3.2 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知道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者即使知道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努力程度,同时两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图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

  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代理问题,其后果不仅使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因为在不发生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况下,社会将生产出较高质量的产品。

  由委托—代理问题而导致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加以解决。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成本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二)信誉和信息调控

  作为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方法:

  • 市场机制本身
  • 信誉
  • 信息调控

  通过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建立“信誉”。信誉,可以看成是消费者对企业行为的一种主观评价。消费者根据自己购买和消费某种产品的亲身体验以及来自其他消费者的“忠告”或别的因素,对生产和销售该产品的企业的诚信(或欺瞒)程度作出判断,并根据这种判断来决定以后是否会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市场机制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必要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信息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消费者和生产者能够得到充分和正确的市场信息,即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相关资源:

  1. 经济学笔记下载
  2. 《微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
  3. 《宏观经济学》内容速查与笔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