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因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过快,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传送门:第六章第二节)

  引进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资源禀赋条件相符的技术,可以避免不平等的加剧。开发符合相对资源禀赋的适宜技术,不会牺牲经济效率,而且能促进公平。可能的原因是诱致性创新理论。

  下图为以引进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过程,与资本-劳动比率提高(\(OA \to OB\))的过程相一致,相对要素价格(工资-利率的比率)保持不变,为 \(( \frac w r )_0\),但均衡点发生变化 \(a \to c\)

  假定 \(i_1\) 是引进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并且这些技术是由发达国家开发、符合发达国家的相对资源稀缺性的适宜技术。因此,\(i_1\) 是一条与创新可能性曲线 \(I\) 相切的单位等产量曲线(创新可能性曲线是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的包络线),是在工资-利率比例很高的条件下,满足发达国家 \(P_g\) 生产成本最小化的单位等产量曲线。

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如果发展中国家引进符合其相对资源稀缺性的适宜技术,那么就可以通过开发 \(i_2\) 技术(等产量线),使得单位产量的生产成本最小化。其中,\(i_2\) 与等产量线的包络线 \(I\) 相切于点 \(d\)\(OB\)\(I\))。此时,相对要素价格(工资-利率比率)\(\frac w r\) 满足:\((\frac w r ) _d = (\frac w r ) _0\)

  随着技术从 \(i_1\) 发展到 \(i_2\),与资本收入份额相比,劳动收入份额相对增加。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努力纠正所引进的发达国家技术中强资本利用倾向,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程度均可以得到提升。

  根据诱致性创新理论,由于与技术 \(i_1\) 相比,更加有效的技术 \(i_2\) 会由私人企业家开发出来。但在发展中国家,私人企业家用于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有限,依靠私人企业家开发先进的技术 \(i_2\) 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依靠政策消除这种差距。